教你所練,教出風格!瑜伽老師成長必備的5個教學技巧

新手老師時期, 我也曾花很多時間思考課程排序 但教課時卻總感覺還是落東落西,忘記到底備了什麼。

當聽到豐富經驗的老師們說,備課時間很短,15分鐘內就可以完成。

心裡想「怎麼可能!」 但也同時也很好奇,自己能不能做到?

但到現在,我能慢慢理解什麼叫「不太需要備課」的感覺,
因為好多動作、練習都已經在骨子裡, 這個做不到也還有其他退階模式、替代做法,
或是我也能在現場舉一反三的,從某個動作啟發,延伸到像是新的動作一樣。

以下幾個方式,是我總結出來的小系統,建立我自己的教學模式。




五個方法,分享給大家:

1|教你所練,用身體記憶

1|教你所練,用身體記憶

自己練過的,身體自然會記得。
教的時候就不只是硬背,而是身體在帶你說話。
所以,練一練就趕快去教,不用等完美。

抓身邊的朋友、家人借練習,不斷說出口,才會越來越順。

2|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料庫

2|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料庫

每次教完,把順的、不順的記下來,時間久了,你就有自己的「口袋題庫」。
用手帳、Notion、手機記事都可以,累積下來就變超好用,備課也不會從頭開始。

瑜伽企業活動, 瑜伽老師

3|每堂課設定一個小主題

3|每堂課設定一個小主題

不要只排動作,先決定:「這堂課,想讓學生感受到什麼?」

穩定感?暢快感?覺察?靜心?...

體位法也可以設主題:前彎、後彎、扭轉,或難度高一點的 peak pose。

一個主題就好,不貪心!有主題才能幫你聚焦,學生也記得住,自己教起來不會亂。

On品牌活動, 瑜伽合作, 課程合作, 瑜伽老師, 教練, 物理治療師, 活動合作

4|讓輸出為你整合力量

4|讓輸出為你整合力量

輸出是最好的記憶整理。
不管是代課、開班、教朋友,還是自媒體分享,越教、越講、越整合。
每次輸出你會更清楚哪裡卡、哪裡不順。

瑜伽老師,攝影, 回饋, 瑜伽活動

5|教完後,問回饋+紀錄心得

5|教完後,問回饋+紀錄心得

教完就跑,記憶會散掉。
花幾分鐘問學生:「今天有沒有特別的感覺?哪裡卡卡的?」
自己也記一下,累積自己的教學筆記,未來就有一套套打磨過的「穩定教案」。


以上這幾點,我個人覺得是環環相扣,
所以像個花環一樣,慢慢 Run 出自己的系統就會順了!